5月22日,由交通运输部科技司主办的2023交通运输科普讲解大赛决赛落下帷幕,来自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两位选手代表江西省参加决赛,喜获佳绩。在大赛期间举行的交通运输科普工作及科普基地建设专题调研座谈中,我代表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作了重点交流发言。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科普馆大厅。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6年,先后获批为全国交通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职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2015年成为首批全国公路科普教育基地。2022年,学校交通智能建造科普馆获批成为第二批国家交通运输科普基地。
学生参观。近年来,学校始终把科学技术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确保科学普及、科技创新同频共振。在交通运输部科技司、江西省交通运输厅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学校积极发挥教学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阵地优势,着力建设一流交通科普基地,先后获得“优秀全国公路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普周及重大示范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构建大科普格局,推进交通科普体系化。学校树立大科普理念,坚持立足交通、面向社会,认真履行科普馆主体责任,通过拓展“教学+科普”“社区+科普”“扶贫+科普”“展会+科普”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路桥知识普及、交通智能建设技术培训、交通重大成就宣传和专业教育教学,使交通科普更好服务交通人才培养和社会公众,服务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学校建立大科普机制,制定了《交通智能建造科普馆管理办法》。参与了由省交通运输厅职能部门、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省公路学会、省交投集团和学校共同参与的交通科普推进小组,共建共享科普基地,不断推进科普工作。学校建设大科普体系,聚焦交通智能建造,把交通文化、交通设施、交通装备、交通科技、交通成就一并纳入科普内容,通过室内外结合、虚实结合、软硬结合等形式进行系统科普。学校交通智能建造科普馆投入使用以来,通过科普馆开放日、科普活动周、大学生科普教育等渠道,共接待参观人数10万余人次,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悬索桥模型。坚持大数据赋能,实现交通科普信息化。学校紧跟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步伐,积极推动科普教育数字化。近年来,学校共汇集“认识桥梁”“认识公路”等17个虚拟仿真体验资源,把科普内容制成二维码,参观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学习相关知识,实现“身临其境”。学校不断强化展示场景可视化,积极运用VR、AR、BIM、全息投影、现场演示等技术,参观者可沉浸式体验智能建造过程,以第一人称视角体验全BIM三维仿真环境。学校还积极推动科普展馆网络化,探索实施“互联网+科普”传播新模式,在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设立了“交通科普”“科普微课堂”等栏目,目前已制作播出交通科普短视频58个。后续拟开设“云游交通科普馆”,将交通科普教育搬到“云上”,实现科普馆网上“VR云漫游”,让公众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交通科技的魅力。
全场景沙盘科普展示系统。开展大宣讲活动,促进交通科普普惠化。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科普特色活动,如定期举办“铺路石讲坛”“路桥科普大讲堂”“亲子参观”等主题活动,每年受众达11000余人次。每年坚持举办科普讲解大赛、桥梁设计比赛、科普活动周等活动。由学校推选的科普馆讲解员,连续两年获江西省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也获得了2023交通运输科普讲解大赛二等奖。学校还积极创作科普作品,并通过制定《科普创作奖励规则》,加大对优秀科普原创作品的资助奖励力度。学校创作的《非机动车辆行车安全科普海报》《交通事故处理与应急救援》两项科普作品,在全国公路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活动中均获二等奖。
室外路桥实物科普展示区。舍得大投入建设,增强交通科普功能化。这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拓展科普教育场地,2021年学校对交通智能建造科普馆进行提升改造,展区面积增加至5000平方米,布局了交通科普长廊、路桥智能建造等八大展示区和体验区;二是加大科普经费投入,投入5000余万元对科普馆软硬件设施进行升级,形成了集科普教育、教学实训、创新创业、科技研发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普教育基地;三是加强科普队伍建设,招募了160名师生,成立科普志愿服务队,并安排5名专职科普人员,其中两名获得中国公路学会“科学传播专家”称号,为科普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人力支撑。
中小学生研学活动。本文图片由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提供2022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科普发展的战略任务和使命导向,标志着新时代推进科普工作的系统布局已经形成。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科技部关于科普工作的部署要求,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阵地优势,立足特点、打造亮点、聚焦重点,在科普能力建设、科普基地提升、科普资源开发、科普网络宣传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科普工作再上新台阶,努力把学校交通智能建造科普基地建成全国一流的国家交通运输科普基地,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