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心描绘民族团结幸福新画卷

2023-12-19 11:40:53    来源:昆明日报    

磨憨曼庄村焕然一新。记者王俊星摄

石林小箐村民族团结元素随处可见。记者刘凯达摄

深冬时节,春城大地,鲜花怒放。

行走在昆明街头巷尾,处处能看到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情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描绘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

昆明市有10个世居民族,54个民族成份,常住人口860万,少数民族户籍人口99.3万,是全国省会城市中辖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最多、世居民族成分最多的城市,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位居省会城市第二。

一直以来,昆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在奋力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进程中,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市委“六个春城”建设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全力打造“团结花开 幸福春城”品牌,走出一条具有昆明特点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之路。

党建引领

推动全域创建开创新格局

今年,昆明再次提速,开始新一轮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着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升级版”。

在昆明,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由来已久,各族人民心手相牵的历史积淀尤为深厚。2010年,昆明就开展了“省市区三级联创共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的工作,在全市吹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号角。

昆明始终坚持“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理念,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健全工作机制,以党建为引领,着力推动示范创建向全域创建深化。

自新一轮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昆明高站位谋划民族工作,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昆明市新一轮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党建引领、宣传教育等10个专项工作组,形成“1+10”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指挥体系。

昆明还出台《昆明市贯彻落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云南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意见〉的工作方案》《昆明市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规划(2021—2025年)》《昆明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长期规划》《昆明市新一轮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暨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升级版工作方案》等文件,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为昆明实现跨越式发展凝聚人心和力量。

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各级各类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644个,示范单位数量居全省前列。“团结花开 幸福春城”的品牌在全省、全国以及周边国家形成一定的知名度、示范性、影响力,实现全域高水平创建、高质量示范目标。

民生为本

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磨憨镇曼庄村大龙哈村披上金色的盛装,傣家屋顶崭新的深蓝色琉璃瓦片闪烁着金光,村里的一草一木显得生机勃勃。

瓦片更换、饮水提升、公厕改造……一批批项目的实施,让寨子的面貌焕然一新。在村中的文化广场和休闲长廊里,每日笑声朗朗,诉说着这个边境小村蒸蒸日上、和乐安然的幸福生活。

自开展“以城带边、以城兴边”帮带共建磨憨镇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工作以来,昆明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帮带共建的着力点,将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兴边富民、文化润疆等工作有机结合,依托傣族村寨的寨心,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6个,跨区域建立结对共建民族团结进步联盟8个,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深度融合。

“在磨憨上学的孩子也能享受到昆明的优质教育,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夸赞。”曼庄村党总支书记陈全武说。昆明以省会城市标准强保障,持续改善磨憨民生,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过优质学校对口帮扶、骨干教师支教等措施,助力磨憨教育水平提效升级;昆明市延安医院对磨憨镇中心卫生院帮扶托管,7家市属医院与各村卫生室帮扶结对。教育和医疗帮带上的突破,让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的种子发芽抽茎。

昆明始终坚持把发展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落实到增进团结上,把各项工作放在更好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中来推进,持续提高民族地区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以高质量发展促进民族团结,以各民族团结进步保障高质量发展,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

——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落实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全力打造“六个春城”。

——全力发展产业项目。坚持“产业强市”,把发展着力点放到产业链上、放在发展壮大主导产业上,着力打造绿色食品、生物医药、花卉、高端装备及汽车、绿色能源、新材料等8条重点产业链。

——加快推进开发开放。扎实推进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等重大交通项目;借助中老铁路开通机遇,推动国际物流枢纽建设;积极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以国际化为抓手,努力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核心。

——奋力提升民生福祉。突出抓好民生实事,加快补齐就业、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发展短板。实施“十百千”名师培育工程和“银龄讲学”计划;开展“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采用“定向式、订单式”“培训+就业”等模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15万人次;持续加大创业资金支持力度,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17亿元;实施一批补短板、促发展民生项目,全力解决民族地区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

昆明始终坚持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让民族团结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让全市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全省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走在前。

多措并举

有形有感有效推动创建

每年的11月至来年3月,是红嘴鸥回昆明过冬的日子,到滇池边观鸥的市民和游客络绎不绝。

“最近滇池边因为看海鸥来了不少游客,村子里也因为前段时间创作的100余幅表现村容村貌、风土人情、时代变迁的墙画作品,吸引了不少游客。”杜曲村村民李丽芬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滇池示范圈美丽乡村建设,让村庄更漂亮也更有特色,带来更多游客,村民正携手走向富裕。

去年6月底,昆明创新举措、携手联创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滇池示范圈。今年以来,昆明统筹滇池保护、滇池流域社会治理、环滇池乡村振兴工作,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一村一策”在滇池沿岸打造183个绿美乡村,发动各族群众同心共治滇池,把滇池打造成各民族共建共享的昆明“大客厅”。

西山区对滇池沿岸10个重点村按照“一村一策”打造,对30个自然村“整体提升”;深入探索“乡村振兴+民族团结”新模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规划建设,推进滇池沿岸重点村打造与云南民族团结进步“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工程项目融合建设;采取“村集体公司+社会投资公司+村民群众+N”联农带农机制模式,整合投入各类资金3691万元,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各族群众增收致富,努力形成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主题、一村一品。

同时,昆明深入实施“三项计划”,充分挖掘滇池沿岸深厚历史底蕴、知名人文景观和丰富自然资源,以西山景区、杨升庵纪念馆、徐霞客纪念馆、聂耳墓、海口林场、石龙坝电站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旅党群服务“双中心”等为依托,打造“民族团结之旅”“生态文明之旅”“青少年研学之旅”等10条滇池湖岸线观光旅游线路。今年1月至6月,累计接待游客2189.49万人次、同比增长40.0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0.01亿元、同比增长51.77%,持续激活环滇池沿岸乡村旅游潜力、革命精神伟力、民族文化魅力、绿色发展动力,全面推进民族地区乡村建设,全面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全力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昆明依托民族、边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交汇点的省会城市特点,在深化内涵、丰富载体、创新方法上下功夫,不仅打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滇池示范圈,还打造了城市民族工作示范走廊、红色乡村示范走廊、中老(中越)铁路沿线民族团结进步联盟共建示范走廊。通过“一圈三廊”的打造,昆明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新发展。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如今,春城大地上的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结出累累硕果,各族干部群众同心协力、携手相助、奋力拼搏,共同谱写昆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美好新篇章。(记者徐剑)

[编辑:徐敬楠]

相关新闻

声明

1、凡本网注明“启宏网・学习强企”,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0200664

联系方式

电话:010-60200664

传真:010-60231910

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8:00

邮编:102600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盛坊路1号院三号楼205/206

公众号

公众号

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法律顾问:北京昊庭律师事务所 涂水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5216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232917

Copyright © xuexiqiangqi.com.cn.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23000511号-1京公网安备11011502006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