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程予: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听宋才发教授《法学方法论》课程有感

2024-04-16 09:53:26    来源:学习强企    

09523802054964707_25.png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听宋才发教授《法学方法论》课程有感

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2023级硕士生罗程予

作为一名本科学习历史学专业的法律硕士生,开学之际面对诸多法学课程,我感到十分迷茫。法律专业对于我来说是一门全新的学科专业,怎么顺利地步入法学门槛?怎样学好法律知识?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律人?这一系列的疑问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然而正值我感到昏头转向的迷茫之际,宋才发教授以其言传身教的知识传授方式,一下子拨开了我心头的迷雾,让我懂得了应当如何学好法律知识,成为一名真正的法律人。虽然宋才发老师已年过古稀,一头银白的头发,却丝毫不减他一心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丹心热血。

一、博览群书,格物致知

从小学到大学我们接受的教育方式,基本上都是填鸭式、灌输式的教育,我们读书的目标就是记住课本知识,通过考试即可。因而我们对学习知识的认知,停留在寻找所谓官方的、正确的标准答案的层面。步入研究生阶段,我们需要对知识进行综合性的思考研究,仅凭过去那点儿陈旧的认知来探索新的未知,显然是不够的也是行不通的。那么,研究生阶段我们应当如何进行学习和研究呢?宋才发老师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法律研究生首先要博览群书,把读书当作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的知识是靠平常一点一滴地日积月累积累起来的,尤其是学法律专业的研究生,更应当养成随时随地阅读书籍,做好阅读旁注的习惯。诚然,想学好法律知识,不仅要懂得乃至通晓法律知识,而且还要懂得一些历史、哲学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知识,以辅助我们更透彻地理解人和应用法律。但是读书不能盲目,阅读不是一味地“一字一句”地简单阅读,更不是“一目十行”地快速阅读,而要依据书本内容的重要程度,学会进行精读、泛读、略读和翻读的方法。其次,书既要多读,又要精读,即读书要格物致知,探索事物背后的原理。宋才发老师认为研究生读书,一定要把“读”和“研”结合起来,读书不能浮于表面。研究生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敏锐地发现新问题、捕捉书中新颖的素材和观点,并肯花时间、费心思认真思考观点产生的原因,以及其背后隐藏的与其他观点或事物相联系的内在逻辑。在遇到困惑不解的观点或资料时,要带着疑问随时查阅相关文献,将相关观点和资料整合出来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通过阅读和研究触发自己触类旁通的能力,一旦有了新灵感和感悟,就要及时动手把它记录下来,为日后写作和研究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二、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学术长青并不意味着创新出一个新思想、新观点就能高枕无忧。宋才发老师在课堂上循循善诱地教导我们,作为硕士研究生要敢于和善于学术创新,还要做到与时俱进,始终跟上时代的节拍和步伐。譬如,进行学术创新要注重学术积累。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提升和飞跃;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未来就难以发现新问题,更别说触发新思路。进行学术创新不仅要具备问题意识,还应当将问题意识贯穿于学术研究和学术创新的全过程。在创新研究过程中,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疑问多的人并不代表他比别人愚笨,恰恰是勤学好思的表现,当一个个疑问迎刃而解时,他便会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当然,问题的提出不仅需要我们从书本、报刊和文献中寻找答案的资料来源,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揭开谜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宋老师以亲自深入广西、云南边境及四川大凉山等地调查研究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带着问题深入到最艰苦、最基层的群众现实中去做调查研究,了解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才能创新出符合国家、社会和人民利益的、顺应时代潮流的学术研究成果,实现把学术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愿望。进行学术创新还应当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当以锲而不舍之劲,勤思善学多研究,不断充实自身的知识储备,夯实学术功底提高学术水平。如果做学问、做研究缺乏一定的学术水平和处事能力,没有扎实的学术功夫作支撑,那么,创新的学说观点无论再怎么光彩夺目、绚丽多彩,也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里的“海市蜃楼”罢了。进行学术创新还要树立创新精神,切莫人云亦云。学术创新不是变着花样照搬照抄前人的学术观点,尔后给该观点命一个“新颖”的名字,这并不是创新精神的真实体现。真正的创新精神应当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在继承前人优秀学术成果的基础上,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特征及国际形势对学术研究的新要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提出一个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观点。唯有如此,学术之树才能做到真正的“长青”,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三、学有所成,以文载德

《资治通鉴》有云:“有德无才,才不足以助其成;有才无德,德必助其奸。”成为有德有才之人,应是新时代青年学生追求的目标。宋才发老师教导我们,要“文如其人”,只有为人行得端坐得正,写出来的文章才能让人百读不厌。正如东汉哲学家王符所言:“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没有道德作为底蕴的作品,犹如没有坚实基础的空中楼阁,微风细雨便足以使其倾倒。一门心思做学问的人,不是不能讲功利、不要功利,而是不要被“功利主义”死死地拖住,终究必须有淡泊名利的观念才行,不成乎名,也不贪其利。倘若带着必须获得某些名誉或奖金的功利心态去治学做人,自然无法一心向学、学有所成。做学问当为国为民,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多关心国际国内大事要事,做好服务国家的学问、人民的学问。同时,宋才发老师还告诫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崇洋媚外,要坚定中华民族自信、中国传统文化自信,始终葆有中华民族的底气和气节。因而,我们不仅要做到不知则问、不能则学,更要做到厚德载物。

总而言之,宋才发老师虽然已年过七旬,但站在讲台上仍雄姿英发、挥斥方遒,循循善诱地教导我们怎样做好学问,如何成为新时代的青年学者。令人动容的是,宋老师用自己满腹经纶和对教育事业赤诚的丹心热血,不辞辛苦地浇灌着我们这些新兴之苗。作为新时代的法律研究生,我必须谨记宋才发老师的殷殷教诲,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努力使自己成就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才,不负宋老师寄予的厚望,不负时代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李元成)


[编辑:徐敬楠]

相关新闻

声明

1、凡本网注明“启宏网・学习强企”,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0200664

联系方式

电话:010-60200664

传真:010-60231910

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8:00

邮编:102600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盛坊路1号院三号楼205/206

公众号

公众号

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法律顾问:北京昊庭律师事务所 涂水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5216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232917

Copyright © xuexiqiangqi.com.cn.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23000511号-1京公网安备11011502006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