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农业职业学院暑假三下“科教兴黔·情系‘三农’”多彩贵州志愿服务队再次集结,背上行军包,同学们怀着对长征精神的敬仰之情,再次踏上红色征程,前往曙光之城——黎平。沿着红军走过的漫漫长路,踏上崭新征途,追随历史足迹,感悟思想伟力。
听黎平纪念馆讲解员解说黎平会议故事。
贵州农业职业学院将党史学习教育课堂延伸在长征路上,通过“1+X”模式,组织学生满怀豪情地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伍走到哪里,党史学习教育课堂就开在哪里。
重温誓词。登上南泉山,映入眼帘的是墙上雕刻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南泉山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前,同学们重温入团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铮铮誓词再次回荡在热血之地,向烈士墓鞠躬致敬。
重走长征路。服务队同学们下山前往高屯镇少寨村,从“红军桥”出发,开展“重走长征路”活动。大家沿着当年红军在高屯少寨村一带的行军路线徒步前行,共同追忆革命历史。
服务队在少寨村“红军桥”重走长征路前合影。
听红色党课。万里长征路遥迢,伴随着讲解员讲解,师生了解从红军进军黎平到实现伟大转折、长征走向胜利的过程。在与讲解员的交谈中,感受地域文化的鲜活特点,红军在少数民族地区根据实际情况也做了调整。
万维荒老爷爷向同学们述说红色历史岁月。
访谈红色人物。拜访92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兵杨昭儒和万维荒两位红色人物,听他们讲红色故事,一起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重回炮火连天的战场。通过他们的讲述,我们读到的是中国军人的军魂与血性,看到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与骄傲。他们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杨昭儒老爷爷向同学们赠送书籍。
三下乡实践路上,处处是课堂,时时有熏陶,人人受教育,每一方纪念碑,每一座烈士墓,每一段红色人物回忆,都是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服务队同学们扎实走、亲眼看、切身悟,用脚步丈量长征历程,传承长征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图/文 贵州农业职业学院)
1、凡本网注明“启宏网・学习强企”,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0200664
网站简介|版权声明|免责声明|加盟合作|招聘英才|联系我们|人员查询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盛坊路1号院三号楼205/206邮编:102600电话:010-60200664传真:010-60231910
法律顾问:北京昊庭律师事务所 涂水华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5216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232917
Copyright © xuexiqiangqi.com.cn.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23000511号-1京公网安备11011502006491号